2018年对于网贷行业而言,一定是值得记忆的年份,我们很难把它定义成“合规年”“爆雷年”还是“出清年”,它的意义更多在于转折,这个转折可能和当前国内经济是相关联的。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,我们的网贷2018。
【宏观】
从观察的数据来看,网贷平台的在运营数量、成交规模和待收规模,相比期初(2018年1月)发生了巨变。平台在运营数量和待收规模的下滑变动率为38%和35%,成交量变动率为45%,出清效应明显。
这种情况的发生,既因为监管加强对于违规平台的正面打击,也源于行业内部发展瓶颈和平台自身的变化。这里面,因为平台涉嫌非吸或集资诈骗的情况比例最多,而因合规备案如存量规模较小、合规整改难度大而进行清盘退出的原因次之,还有一些平台因运营或现金流(不盈利)选择退出。
宏观数据给我们的投资有哪些指导意义?第一,数据是客观的,从平台数量和存量规模的变动率看出,38%和35%是非常接近的,这就告诉我们,并不是大平台就一定不出现问题,也不是小规模平台就一定出现问题,当前的网贷平台平均待收规模是6.8个亿。
第二,平台成交量下滑变动率是45%,月下滑变动率就是6%,投资人信心的下滑会导致一定区间内平台的流动性趋紧,也就导致债转排队慢,我们的钱退不出来,如果平台月下滑超过6%,这类平台就建议大家调整。
【政策】
2017年底57号文下发,要求各地在2018年6月底完成网贷平台的备案工作,直接刺激了2018年夏的集中爆雷,政策信号对我们的个人投资者指导意义也凸显出来。2018年,我们看到监管层从年初到年末的几个变化。
年初的整治暴力催收本来是利好借款人的,要求催收人员不得采用暴力手段催收,但车贷平台因此不能采用抢车的方式来催款,随之借款人逾期比例大幅提升,间接导致车贷平台相应出现危机。
随后的打击逃废债则恢复了网贷平台的信心,让大家意识到,禁止暴力催收并不是让借款人逾期不还逍遥法外,而是会有相应惩戒——你可能飞机轮船都坐不了。
备案上,先是延期,再是公布108条统一的问题清单,明确了平台在违规、信披等方面的要求,统一了标准,避免了区域性的躲避监管。之后各地应声发布退出指引,也直接倒逼整改难度大、运营存在问题、规模过小的平台主动清盘退出。
按照网贷整治办要求,P2P网贷机构需要通过网贷机构自查、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各地方协会自律检查、各地方网贷整治办行政核查三关,很多平台目前已经提交了自查报告,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行政核查,我们后期将会公布相关核查结果的名单出来。
9月20日,中国互金协会发布了首批共25家存管银行白名单。随后按批次陆续公布了多家,目前已增至42家。
监管政策导向对于我们的投资,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,没有暴力催收、提交了自查报告,同时接入存管银行白名单的平台,才是我们自己选择投资的范围。
网贷投资属于简单又不简单的事,通过搜集更多外部信息,了解行业内部的运营情况,洞察监管指导方向,才会迎来明天曙光。